6月25日,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并对推动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健全制度化监管规则、规范行政执法和优化政府服务等方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的就是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充分激发市场自身的活力和创造力,构筑良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论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与市场关系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从这个角度讲,法治化是前提、是基础,只有真正实现了法治化,才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市场化、国际化。
法治化是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化要求我们依法平衡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关系,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市场化要求我们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政府权力的边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
市场化还要求依法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平等保护原则不仅要体现在立法层面,更要贯穿于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国务院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破除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大力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压缩许可种类,整治变相审批;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等。这一系列举措都是在推动市场平等保护原则切实落实到位。
法治化是国际化的基础和保障。今年的全国两会审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这是一部对扩大对外开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意义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确立了我国新型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了统一规定,是对我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彰显了我国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的决心和信心。
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样依靠法治。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规则的竞争,我们既要熟悉国际规则,加强与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相对接,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努力赢得先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在政府层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千头万绪,但只要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坚定“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扎扎实实地完善法治化,就能让改革在法治的坚强保障之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
陈思奇律师 辽宁大潮律师事务所,部长,执业证号:12114201111432288,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中华全国律协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辽宁省律师协会青年律师发展专门委员会委员,葫芦岛市律师协会青发委主任,葫芦岛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律师,葫芦岛市妇联首批聘任葫芦岛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自毕业起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潜心于崇高的法律事业。具有深厚的法学功底、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社交网络、精湛的诉讼技巧,复合型法律人才,综合能力较强。
陈思奇律师专业特长:公司合同法、建筑房地产法、企业法律顾问等,曾经办理了大量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案件,代理了众多建筑房地产纠纷案件,担任多家单位法律顾问。受聘担任《葫芦岛房地产网》、《葫芦岛人才网》、《葫芦岛婚嫁网》、《葫芦岛在线》等多家媒体的顾问律师。
陈思奇律师业务范围:企业法律顾问服务、法律实务培训、房地产与建设工程案件、刑事辩护、合同纠纷、经济案件、伤害索赔、离婚析产、金融投资与保险、欠款追偿、交通事故等。
|
|